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欧美成人在线视频-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中國仲裁的未來需要高端復合型人才支撐”

2024-11-04 10:49:44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標準+

法治日報記者   張 維

法治日報見習記者 武卓立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仲裁人帶著創新精神和獨特視角,為仲裁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貿規則和秩序都發生深刻變化,新時代仲裁事業的發展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中國仲裁的未來正需要大批具備專業法律素養、具有全球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作為支撐。”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仲裁院副院長谷巖在近日舉辦的2024中國青年仲裁論壇上說。

2024中國青年仲裁論壇由貿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和北京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是中國仲裁周的一項重要活動。

貿仲就是仲裁人才培養的身體力行者。貿仲積極推動越來越多的青年仲裁人嶄露頭角,成為促進中國仲裁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據了解,目前貿仲仲裁員名冊有1881人,其中,45歲以下的仲裁員148名,占比7.9%;50歲以下的仲裁員423名,占比22.49%,青年仲裁員人數正逐年上升。

與34家高校簽署合作協議

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強調加快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精通國際法、國別法的涉外法治緊缺人才。培養涉外法治人才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著眼全局、統籌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配套,抓好貫徹落實。

貿仲作為中國最早設立的仲裁機構、最具代表性的國際性常設仲裁機構,不僅深耕仲裁服務,同時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人才培養貢獻力量。2024年6月,7名來自中國的國際投資仲裁專家進入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公布的新一屆仲裁員和調解員名單之列,其中包括來自貿仲的3名仲裁員。這是貿仲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卓越成效的一個典型例證。

近年來,貿仲與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等34家高校簽署了全面的仲裁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在互訪互通,師資共享及品牌共創等方面積極合作,共同探索與培養高層次法治人才。“貿仲與國內外高校建立深度聯系,進一步強化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成效,激發越來越多青年人才投身于我國仲裁事業的建設。”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介紹說。

2023年,教育部辦公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批準貿仲與7所高校共同建設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貿仲成為與高校共建基地獲批最多的實務部門。貿仲與10余所高等院校圍繞國際仲裁碩士項目、涉外律師碩士項目開設聯合培養專項課程、提供實務指導、厚植涉外法治人才隊伍。“貿仲還與北京律師協會共同組織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培訓,接收大批法學學子到貿仲實習,為青年仲裁人才日后參與爭議解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谷巖說。

加強理論研究拓寬國際視野

自1995年仲裁法實施以來,我國仲裁機構建設和業務得到快速發展,仲裁實踐得到極大豐富,仲裁理論水準大幅度提升。

貿仲是仲裁理論研究的積極實踐者和引領者。自2015年9月22日,貿仲在北京首次發布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后,此后每年均有此動作,已經成為中國仲裁周的固定欄目,受到國內外仲裁理論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這為青年仲裁人深刻了解仲裁打開了新的窗口。

以今年為例。貿仲今年發布的《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在全面分析2023年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案件數據和2023年至2024年6月中國仲裁法治實踐發展的基礎上,同步跟蹤國內外商事仲裁理論研究動態、中國國際商事仲裁教育與后備人才培養進展,持續探討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司法審查所涉法律問題,全方位梳理中國當前的緊急仲裁員程序及其實踐,重點考察在不同情形下如何合理應對破產程序給仲裁程序帶來的挑戰,并從行業發展的角度思考和探索能源爭議的重點法律問題和仲裁的運用前景。

在《報告》之外,貿仲今年還發布了《貿仲仲裁裁決域外承認與執行案例選編》,總結歸納了貿仲仲裁案件程序管理中的良好實踐。

仲裁制度向新而行,青年仲裁人需要不斷學習。貿仲長期以來積極發揮平臺優勢,常態化開展面向海內外社會各界關于仲裁理論研討和仲裁實務培訓的交流活動,為青年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其中的中國仲裁周熱度持續不減、異彩紛呈,仲裁學術研究氛圍濃郁、成果豐碩,參與城市已達60余座,線上、線下總計參與人次逾千萬,仲裁多元化、時代化、國際化特點淋漓展現。

這樣的機會仍將有很多。“貿仲將進一步凝聚法治共識、增進法治互信、深化法治交流,攜手全球仲裁行業專家,聚焦新時代背景下的前沿熱點問題,積極探索國際仲裁未來發展方向。”王承杰說。

搭建實踐平臺培養實戰人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改進法治宣傳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學院校教育培養機制。”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貿仲努力為青年律師、高校學生搭建了解和實踐國際仲裁的平臺,為青年人提供專業學習與實踐機會,激發青年對仲裁事業的熱情與創造力。

近年來,有關仲裁領域的比賽、征文活動頻頻涌現。其中,尤以貿仲主辦的“貿仲杯”國際商事模擬仲裁庭辯論賽開始最早、影響最大。目前已成功舉辦21屆,引發國際仲裁界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2019年2月,貿仲將“法蘭克福國際投資模擬仲裁賽事”這一國際投資領域歷史悠久的賽事引進國內,從商事仲裁領域延伸到投資仲裁領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在投資仲裁領域的影響力。

“‘貿仲杯’已經培養了一批涉外法治人才,成為如今國內仲裁界的中堅力量。”谷巖說,通過舉辦“貿仲杯”和引進“法蘭克福國際投資模擬仲裁賽事”等搭建仲裁實踐平臺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高校學生的法律實踐水平和實干能力。

“我注意到,在‘貿仲杯’這21屆比賽里,有國內外近三百所法學院校的一萬多名學生參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杜煥芳認為,如今國際投資仲裁成為競爭更加激烈的領域,可能會成為仲裁事業的新增長點。這種高效率性、高強度性、高實踐性的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發揮出實戰型仲裁人才培養的優勢。

“青年人要早日成長,成為中國仲裁事業建設的后備力量和生力軍。”谷巖向青年仲裁人提出幾點期望:一是要保持好奇心、保持對知識的渴望、持續學習、提高專業能力,二是要注重實踐、積累經驗,切莫“紙上談兵”,三是要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柔性化解爭議。


編輯: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