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9月將至,一年一度的中國仲裁周也即將如約而來。記者近日從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獲悉,第十三屆中國仲裁周將于9月15日至9月21日在全球范圍內盛大啟幕。
據了解,截至目前本屆中國仲裁周已確定85場活動,輻射全球32個城市,更多專場活動正在加緊籌備中。其中,僅在北京就有40場活動,如2025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暨中國—拉丁美洲國際仲裁論壇、《中國國際商事仲裁年度報告(2024-2025)》發布會、香港大律師公會與貿仲香港仲裁中心特別活動等。其在境外仍然保持并在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城市,均設有中國仲裁周的專場活動。
中國仲裁周自2013年由貿仲、中國人民大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北京市律師協會共同發起成立。作為國際仲裁界的年度交流盛會,系列活動于每年9月在國內外同步舉行,通過主辦專題論壇、發布前沿報告、開展專業講座、組織模擬仲裁等深度參與方式,推動中外仲裁實務融合互鑒,形成“全球視野、中國智慧”的品牌效應。
“這些年來,中國仲裁周積極搭建全球仲裁法治交流與合作橋梁,不斷探尋國際商事仲裁發展前沿,平臺規模逐步擴大,專業價值與全球影響力日益攀升。”貿仲副主任兼秘書長王承杰說。
據王承杰介紹,中國仲裁周系列活動一直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積極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商務部、中國貿促會、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ICCA)、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合會(IFCAI)、國際律師協會(IBA)、環太平洋律師協會(IPBA)、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有關地方政府和貿促會及仲裁機構、省市律師協會、國內外知名院校、律師事務所、企業、商學會等,以多種形式參與平臺共建。國際商會仲裁院(ICC)、亞洲國際仲裁中心(AIAC)、美國仲裁協會國際爭議解決中心(AAA-ICDR)、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SIAC)、香港國際仲裁中心(HKIAC)、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SCC)、德國仲裁院(DIS)等多家境外知名仲裁機構,多次舉辦或派員出席系列活動。截至目前,活動累計舉辦城市已達60余個,線上、線下總參與人數逾千萬,已發展成為兼具專業性與國際影響力的仲裁界盛事。
“我們期待通過中國仲裁周活動,為深化仲裁理論創新之思辨、推動實踐發展之變革、拓展國際交流合作之格局、共譜國際商事仲裁與爭議解決的嶄新篇章,貢獻力量!”王承杰表示。
編輯:武卓立